1、概述
隨著航空航天技術的快速發展,對高性能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。耐高溫鈦合金因其優異的高溫強度、抗氧化性和低密度,成為航天零件的理想材料。3D打印技術(增材制造)為復雜結構鈦合金零件的制造提供了新的可能性。然而,3D打印過程中的質量問題仍需優化。
2、研究目標
提高打印質量:減少缺陷,提高表面光潔度和尺寸精度。
優化機械性能:通過工藝優化和后處理,提高零件的機械性能。
降低成本:提高材料利用率和生產效率,降低制造成本。
3、研究內容
3.1 材料選擇
鈦合金類型:選擇適合3D打印的耐高溫鈦合金,如Ti-6Al-4V、Ti-6Al-2Sn-4Zr-2Mo等。
粉末特性:研究粉末的粒度分布、形狀和流動性對打印質量的影響。
3.2 工藝參數優化
激光功率:優化激光功率,確保熔池穩定和充分熔化。
掃描速度:調整掃描速度,平衡打印效率和質量。
層厚:選擇合適的層厚,提高表面光潔度和尺寸精度。
掃描策略:研究不同掃描策略(如棋盤格、條紋)對殘余應力和變形的影響。
3.3 后處理技術
熱處理:通過固溶處理和時效處理,優化微觀組織和機械性能。
熱等靜壓 (HIP):消除內部缺陷,提高材料致密度和疲勞性能。
表面處理:進行拋光、噴丸等表面處理,提高表面光潔度和耐腐蝕性。
3.4 質量控制
在線監測:開發在線監測技術,實時監控打印過程,及時發現和糾正缺陷。
無損檢測:采用超聲波檢測、射線檢測等方法,確保零件內部無缺陷。
機械性能測試:進行拉伸試驗、沖擊試驗等,確保零件性能達標。
4、實驗方法
實驗設計:采用正交實驗設計,系統研究工藝參數對打印質量的影響。
微觀分析:通過掃描電鏡 (SEM)、X射線衍射 (XRD) 等方法,分析微觀組織和相組成。
性能測試:進行高溫拉伸、蠕變、疲勞等性能測試,評估零件的實際應用性能。
5、預期成果
優化工藝參數:確定最佳工藝參數組合,提高打印質量和效率。
提升機械性能:通過后處理技術,顯著提高零件的機械性能。
降低成本:通過優化工藝和提高材料利用率,降低制造成本。
6、應用前景
航天發動機:用于制造高溫部件,如渦輪葉片、燃燒室等。
航天結構件:用于制造復雜結構件,如支架、連接件等。
其他領域:推廣至能源、汽車等領域的耐高溫零件制造。
7、結論
通過系統研究3D打印工藝參數、后處理技術和質量控制方法,可以顯著提高航天耐高溫鈦合金零件的打印質量和機械性能。這將為航空航天領域提供高性能、低成本的復雜結構零件,推動3D打印技術在高端制造中的應用。
無相關信息jhx-ti.com
聚宏信微信二維碼